
康寶萊續捐550萬元,設立“天使聽見愛”專項基金
2013-09-169月5日,中國宋慶齡基金會與康寶萊(中國)保健品有限公司共同發起的“天使聽見愛”慈善項目于京正式設立專項基金。現場,康寶萊(中國)再次籌集善款550萬元用于“天使聽見愛”專項基金。截止目前,康寶萊公司為“天使聽見愛”項目已累計捐助善款超過1200萬元,持續幫助聽障兒童完成人工耳蝸植入手術,恢復聽力,重啟新生。
兩年愛心接力
2011年的9月5日,同樣在北京宋慶齡故居內,中國宋慶齡基金會、中國人民解放軍總醫院、康寶萊(中國)保健品有限公司代表共同為象征“天使聽見愛”活動正式啟動的牌匾揭幕。“天使聽見愛”項目由此也正式納入中國宋慶齡基金會“母嬰平安·天使救助行動”旗下,開始向全國多個省市自治區征集急需幫助的貧困聽障患兒。
兩年后,“天使聽見愛”活動帶著累累碩果回到了北京宋慶齡故居。期間,項目共資助來自河北、浙江、云南、山東、重慶等多地的20余名患兒成功完成人工耳蝸植入手術,重返有聲世界。
活動現場,康寶萊中國區總裁親手將代表550萬善款的捐贈牌交到中國宋慶齡基金會副主席井頓泉手中。隨后,井副主席也向康寶萊回贈由著名書法家、中國宋慶齡基金會理事葉培貴先生專門書寫的的墨寶:康體健聽、寶此佳音、萊野欣榮、好運隨心。首字聯成“康寶萊好”,這成為了對企業涓涓愛心最好的贊美。
中國宋慶齡基金會基金部部長唐九紅在致辭中表示:“中國宋慶齡基金會一直關注孩子的公益事業,‘天使聽見愛’作為我會‘天使救助行動’項目的一部分,為幫助聽障兒童的康復做出了卓越的貢獻”
“感謝中國宋慶齡基金會、中國人民解放軍總醫院的全力支持。”康寶萊中國區總裁表示:“2011年后,天使聽見愛項目變得更加專業化、系統化,受到了公司內外和社會各界的一致認可。我們也將再接再厲,讓企業的愛心最大限度地落實,幫助到更多急需幫助的兒童。”
讓公益變得更踏實
“天使聽見愛……”活動現場,稚嫩的童聲念起了活動的主題,原本應該是稀疏平常的一幕,卻令在場所有人動容。童聲的主人是來自河北的雙胞胎兄弟小滋增和小滋金。對比如今的清晰發聲,誰都不會想到在一年前,他們還是無法聽見、也無法表達的聾兒。
滋增和滋金是“天使聽見愛”項目攜手中國宋慶齡基金會后第一批接受捐助的聾兒。從2011年底向“天使聽見愛”項目提供申請表,到2012年2月前往中國人民解放軍總醫院進行人工耳蝸植入手術。兄弟倆的父親王永俊對于中國宋慶齡基金會和康寶萊的感激之情溢于言表。從提交申請,到安排手術,到恢復聽力。項目組、醫院都對孩子們提供了快速支持。不僅如此,從今年起,中國聾兒康復研究中心也將成為該項目的康復指導機構,幫助孩子們進行聽力修復訓練。“天使聽見愛”也從而完成了對受助兒童從始至終一系列的、完善的幫助行動。
“我們提供的不僅僅是購買人工耳蝸的資金。”康寶萊中國區總裁介紹,從捐助各地的聾啞學校,到幫助手術后的聾兒進行修復訓練。康寶萊一直努力將公益變得更踏實、更深入。“康寶萊人認為,真正的慈善和公益,是能夠改變一生的一個機遇。‘天使聽見愛’就是其中之一,它并非是泛泛而談的一個口號,而是可以改變一個孩子的一生,一個家庭的未來。這是我們最樂于看到的結果。”
“天使聽見愛”活動還將在全國范圍內持續捐助符合手術條件的聾兒。
植入“人工耳蝸”介紹
近年來,為幫助更多的孩子恢復聽力,國家也加大了對這部分人群的救助力度。今年四月,“貧困聾兒人工耳蝸搶救性康復項目”由中央財政投入專項經費20億元,計劃為1.6萬余名貧困聾兒免費植入人工耳蝸,并提供術后康復訓練經費。但是根據第二次全國殘疾人抽樣調查數據顯示,我國現有聽力殘疾人2780萬,每年新生聽障兒童3萬多名,所以還有許多急需救助的孩子并沒有被納入救助計劃中。
醫學界普遍認為,植入“人工耳蝸”是迄今為止治療重度以上感音神經性耳聾唯一有效的方法,對于0到5歲的雙耳極重度耳聾患兒,
完全有可能通過植入人工耳蝸的方式讓他們恢復聽力并過上正常的生活。但由于許多家庭并沒有能力承擔高達20多萬的人工耳蝸和長時間康復治療的費用,而使孩子錯過最佳治療時間,抱憾終身。
據介紹,篩選接受救助兒童的過程非常嚴謹,包括提交申請、家庭確認、術前檢查、住院接受手術以及后期康復訓練等環節,每一個環節都要付出巨大的努力,有一環跟不上,都會影響孩子救助的效果。例如人工耳蝸植入手術,是需要借助手術顯微鏡進行操作的顯微外科手術,是一門要求極其精細的外科手術,執刀醫生需受過專業的訓練并且有豐富的臨床經驗。在2個小時左右的手術時間里,醫生要在患兒耳后切開一個口,分離顱骨骨膜,在相應部位磨出一個大小適當的骨槽放入人工耳蝸體內部分,然后將連接的電極經過一條預先用顯微電鉆磨出的通道插入耳蝸,刺激殘留的毛細胞,最后形成聽力。
返回